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巴勒斯坦卡塔尔黎巴嫩土耳其科威特
伊朗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阿联酋
约旦沙特也门巴林阿曼
查看: 1413|回复: 0

烽火侨心 重温埃及华侨的抗战故事

 火... [复制链接]

533

主题

5

回帖

1761

积分

版主

积分
1761
发表于 前天 1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烽火侨心  讲述埃及华侨的抗战故事


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与海外华侨共同参与的一场民族救亡运动。远在非洲北岸的埃及,华侨人数虽不足百人,却在那段烽火岁月中,书写了同样激荡人心的抗战篇章。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即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有必要回望这段被历史尘封的光辉岁月!

一、1937年:救济会的成立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彼时在埃及的华侨仅六十余人,却迅速成立 “中国战区灾民救济会”,由马坚担任秘书。他们通过翻译、演讲和报刊,向埃及社会和阿拉伯世界传播中国抗战的真相,揭露日本侵略的暴行,并募集善款支援祖国。这支小小的队伍,成为中国抗战在埃及的舆论阵地。


二、1937年底:许羽基的“身份风波”
同年冬,世界网球冠军、印尼华侨 许羽基 抵达开罗。由于日本的欺骗宣传,当地媒体误以为他是“日本人”。马坚等留埃学生立即组织欢迎宴会,邀请记者出席。席间,许羽基当众宣布:“我,是中国人!”并痛斥日本侵略行径。次日,开罗各大报刊纷纷刊载报道,戳穿了日本的谎言。这场小小的胜利,凸显了华侨善于运用舆论武器捍卫民族尊严的智慧。
三、1938年:陶行知的到访

1938年夏,教育家陶行知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访问埃及。三十余名中国穆斯林学子齐唱《义勇军进行曲》欢迎,使陶行知深受感动。这一幕不仅展示了中华学子的爱国热忱,也让尼罗河畔响起了中国抗战的声音,凝聚起更多阿拉伯朋友的同情与支持。

四、1939年:中国朝觐团的壮举
(一)觐见沙特国王

1939年2月,中国留埃学生组成 中国朝觐团,庞士谦任团长,马坚任副团长,一行二十八人启程前往麦加。在圣城觐见沙特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时,马坚代表全体成员庄重宣读诵词,表达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决心。国王深受感动,明确表示支持中国的正义抗战。这一场庄严的会见,成为中国抗战在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外交时刻。
(二)揭露伪“华北回民朝觐团”
与此同时,日本操控的伪政权派出所谓“华北回民朝觐团”,妄图在麦加为侵华辩护。然而,旅埃学子们以事实和宣言迎头痛击。他们散发马坚亲笔撰写的 《告世界伊斯兰教同胞书》,揭露日军轰炸中国清真寺、屠杀穆斯林的暴行。简洁有力的文字和触目惊心的图片,使伪朝觐团在舆论压力下不攻自破。
(三)红海上的广播
返程途中,马坚站上轮船广播间,用阿拉伯语慷慨陈词:“日本帝国主义必遭失败!中国人民为正义而战,终将胜利!”船舱内顿时爆发热烈掌声,来自各国的朝觐者齐声为中国祈祷。此情此景,使中国抗战的正义呼声跨越红海,传向更广阔的世界。

五、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
尽管当时埃及华侨人数有限,但他们通过救济会、舆论斗争和宗教外交,成功让国际社会听见中国抗战的声音。他们用智慧与勇气,挫败了日伪的宣传攻势,为祖国赢得了宝贵的理解与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海外华侨华人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埃及华侨的行动正是这一历史叙事的生动注脚。虽人数寥寥,却以坚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为中国抗战赢得了世界穆斯林的理解与友谊。
六、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八十多年前,埃及华侨虽不足百人,却凭借信念和担当,让中国抗战的正义声音跨越红海,传入阿拉伯世界,赢得了广泛理解与支持。他们以赤诚之心,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紧相连。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广大华侨华人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他们不仅是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文明交流的使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海外的坚强延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全体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正是这种精神,把抗战年代的华侨贡献,与新时代的华侨担当紧密相连。

结语
在九三庆典前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不应忘记尼罗河畔的救济会、不应忘记开罗的舆论斗争、不应忘记麦加的庄严觐见与红海上的激昂广播。他们,是远离祖国的学子和侨胞;他们,是抗战史册上的无名英雄。他们用行动证明:海外华侨虽身在异乡,却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民族精神,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最终走向抗战胜利的磅礴力量,也必将激励新时代中华儿女继续书写新的华彩篇章!

文/马广辉(慕德中埃贸易公司董事长、埃及中华总会副会长、中埃网副主编、慕德经贸研习社主理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凯斯巴网络 ( 京ICP备2021013840号-1 )

GMT+8, 2025-9-4 14:54 , Processed in 0.032939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