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巴勒斯坦卡塔尔黎巴嫩土耳其科威特
伊朗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阿联酋
约旦沙特也门巴林阿曼
查看: 1193|回复: 0

驻埃及使馆提醒在埃中国公民注意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事项

 火... [复制链接]

5292

主题

17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581
发表于 2025-10-2 0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驻埃及使馆提醒在埃中国公民注意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事项

近段时间,多名中国公民向我馆反映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为帮助在埃中国公民识别不法分子诈骗伎俩,维护自身财产安全,驻埃及使馆做出重要提醒如下:

一、不法分子常见诈骗手段

(一)冒充驻外使领馆或国内公检法人员,声称当事人涉嫌某“重大刑事案件”,需缴纳所谓“保证金”申请“取保候审”。

(二)冒充社交软件客服人员,声称当事人账号涉嫌发送“违法内容”或出现“异常”;或冒充海关人员,声称当事人名下有包裹被“拦截”;或冒充电信运营商,声称当事人手机号涉嫌诈骗或洗钱将被停用,目的都是骗取所谓“罚金”或诱导当事人转账。

(三)在社交群中以“优惠汇率”为诱饵,利用伪造的“汇款界面”或在线下交易中使用假币骗取钱财;或在社交平台上假扮“房东”骗取押金。

(四)以所谓“导师”“专家”身份,通过投资、理财、彩票和虚拟货币等诱饵,吸引当事人投资从而进行诈骗。

二、如何识别以公检法机关名义实施的诈骗

公检法机关不会电话通知涉案,不会要求下载指定社交软件,不会要求使用屏幕共享软件,不会通过社交平台网上办案,不会要求删除社交软件并退出群聊,不会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切断与亲朋好友联系,不会以申请“假释”“缓刑”等为由,要求缴纳“保证金”或将资金转移至所谓“安全账户”。

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难点

(一)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篡改为驻外使领馆或公检法机关公布的咨询或服务电话,并主动要求当事人去查询“是否为官方联系方式”。

(二)有的不法分子使用AI等技术模拟当事人面相和声音,或要求当事人配合制造虚拟绑架场景,以骗取家人赎金。
(三)不法分子一般位于异国或异地,一旦诈骗得逞,资金追回难度较大。

四、有关重点提醒

驻埃及使馆提醒在埃中国公民了解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APP,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选择合法渠道换汇,通过正规平台或有资质中介查找房源并仔细阅读租房合同。如遇自称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等人员电话,以涉案等名义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转接或通知涉案等,可直接挂断电话,勿轻信、勿转账。

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驻埃及大使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凯斯巴网络 ( 京ICP备2021013840号-1 )

GMT+8, 2025-10-21 17:40 , Processed in 0.030660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