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巴勒斯坦卡塔尔黎巴嫩土耳其科威特
伊朗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阿联酋
约旦沙特也门巴林阿曼
查看: 605|回复: 0

从卫河岸到尼罗河畔——善乐营的火焰与旅埃华人的心灯

 火... [复制链接]

472

主题

4

回帖

1566

积分

版主

积分
1566
发表于 2025-8-15 14: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卫河岸到尼罗河畔——善乐营的火焰与旅埃华人的心灯


冬日的晨雾笼罩着卫河两岸,河水缓缓流淌,冰面下隐约闪着寒光。善乐营,这个宁静的回族小镇,曾在八十多年前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成为抗战英雄汇聚的地方。清真寺院内,柴火熊熊燃烧,热气与火光映照在满是风霜的面孔上,邓小平同志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向三百余位干部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分析抗战形势,部署艰苦卓绝的反顽斗争。杨文玉纵身冲入敌阵,何泽芳手握枪刀迎风而立,何广才在寺内秘密组织“回兵连”,一幕幕英勇画面如火焰般跳跃在历史的河流中。今天,当我站在遥远的尼罗河畔,回望那段家乡的岁月,善乐营精神的火光依旧在我心中燃烧,跨越时空,愿照亮旅埃华人前行的道路。


一、烽火中的善乐营

1939年11月15日,冀南平原早已进入了寒冬。卫河畔,芦苇被霜压弯了腰,呼啸的北风卷着残叶拍打着清真寺的院墙。大名县善乐营,这个小小的回族聚居村落,因为地处卫河东岸、四面水系环绕,被选为冀南军政要员的临时集会之地。那一天,三百多名来自冀南、直南、鲁西北的党政军干部,顶着寒风,分批进入清真寺的主殿和廊下。年仅三十多岁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冀南分局书记兼冀南军区政委邓小平同志,身着灰色军装,神情坚定。在这场被历史铭记的善乐营会议上,邓小平开门见山——“抗战是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必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他用清晰有力的语调,剖析了当时的复杂局势:一方面要抵御日军的疯狂“扫荡”,另一方面要应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背后捅刀。他特别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会议连续进行了整整一天,从形势判断到作战部署,从军政纪律到群众动员,字字千钧。会后,各部队迅速执行命令,集中兵力粉碎顽军,保住了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生存空间,也为之后的卫东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那年冬天,卫河的冰下,流淌的不只是河水,还有一股不屈的民族血脉。


二、英雄的名字,家乡的脊梁


我来自邯郸大名东营村人,善乐营是我们村的旧称,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从小,英雄的故事就是我耳边的摇篮曲。善乐营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群人的背影和一段铁血记忆。

杨文玉,个子不高,却精瘦有力。战斗时总是第一个冲锋,他用刺刀一次挑翻三名日军,左臂被弹片打穿仍死死按住机枪扳机。在留庄战斗中,他带着六名战士断后,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被冀南军区授予“杀敌英雄”称号。

何泽芳,满脸络腮胡,骑马如飞,被战士们称作“大胡子团长”。他指挥作战果断,常常带着侦察小分队夜袭敌营,枪声一响,人影已退回黑暗中。后来他一路打到宁夏,任公安厅长,仍保持着善乐营的硬骨头气质。

杨仲光,从联防大队长到副县长,他总是冲在百姓需要的地方。一次日军“拉网”扫荡,他带领乡亲们钻进冰冷的河滩芦苇荡,直到敌人撤退才悄悄返回。

何广才,阿訇,也是医生。他在清真寺里开设简易医务室,既为八路军战士包扎伤口,也为村民配药看病。他组织“回兵连”,让信仰与民族大义在战火中紧紧相连。他们有的倒在了卫河岸边,有的转战南北直至解放,但无一例外,都用生命诠释了忠义与担当。我们村回连在抗战争、淮海战役、解放南京和南战中,都做出突出贡献,新版《名县志·物志》收录东营镇烈有24名,在113名传物中东营镇有四名,为全县之最。那是一代人用生命和信仰,写下的家乡气节——忠孝节义、坚守正道!这是我们村庄的荣耀,更是卫河两岸回荡不息的铮铮铁骨。


三、从卫河到尼罗河:精神的延续

十五年前,我从卫河岸边踏上了通往尼罗河求知的旅途。地理上的千山万水,并没有隔断我与家乡的联系。相反,在埃及的日子里,越是异国他乡,我越能体会善乐营精神的分量。善乐营精神是什么?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困境中的坚韧不屈,是民族存亡面前的无私担当。在埃及,我看到过异国同胞创业路上的艰辛、文化交流中的隔阂、国际局势带来的不安。我知道,我们不能忘记来处——正如1939年清真寺里那句响彻寒空的誓言,我们这一代旅埃华人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中埃经贸往来中,做诚信与互信的桥梁;

在中埃文化交流中,做理解与尊重的使者;

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做不低头、不退缩的战士。

在埃及,无论是经贸合作、文化传播,还是侨团公益,我都努力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不仅是为了个人事业,更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善乐营的后人,中国的脊梁,走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四、让火焰继续燃烧

卫河的水流向远方,尼罗河也在静静奔涌。八十多年前的善乐营会议,不只是我家乡的荣光,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团结奋战的缩影。前不久我们埃及中华总会联合其他十余家旅埃侨团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我非常荣幸全程参与,与140多位来自使馆、中华海外联谊会、中资企业、侨社、教师、留学生及媒体代表共同追忆那段血火历史。会场上,我们签署了《旅埃华侨华人新开罗宣言》,郑重承诺:继承先辈遗志,弘扬和平精神,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反对任何歪曲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行径。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善乐营精神在尼罗河畔的生动赓续,让那团火焰跨越时空,在当代旅埃华人心中继续燃烧。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八十多年前的卫河战火,正在尼罗河畔化作一盏华人心灯,温暖而坚定。卫河的水奔向远方,尼罗河在阳光下静静流淌。它们隔着万里,却在我的心中汇成一条精神之河。八十多年前,善乐营会议的柴火照亮了寒夜,也照亮了一个民族的信念。今天,这团火焰化作我心中的灯,在埃及的土地上,为我和无数海外同胞指引方向。

【编后记】

善乐营会议:1939年冬,善乐营会议在河北大名县善乐营村(今东营村)召开,这是冀南抗日斗争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邓小平同志亲自部署,提出坚持武装抗战、巩固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的方针。会议在严寒与险恶的环境中举行,孕育出一批英勇的抗日将领和烈士,他们的牺牲与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屈意志的鲜明象征。


文/马广辉(埃及中华总会副会长,中埃网副主编,慕德经贸理事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凯斯巴网络 ( 京ICP备2021013840号-1 )

GMT+8, 2025-8-30 20:26 , Processed in 0.037276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