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巴勒斯坦卡塔尔黎巴嫩土耳其科威特
伊朗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阿联酋
约旦沙特也门巴林阿曼
查看: 419|回复: 2

埃及—巴林深化战略合作:高层互访与产业投资新机遇

 火... [复制链接]

549

主题

5

回帖

1811

积分

版主

积分
1811
发表于 前天 1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埃及—巴林深化战略合作:高层互访与产业投资新机遇
近日,埃及与巴林在高层互访与投资合作领域实现重要进展,标志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于开罗国际机场正式迎接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尔曼·本·哈马德·阿勒哈利法及其高级代表团。此次访问将伴随系列高层会谈和商务论坛,推动双边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及产业投资领域的全面合作。

【高层互访彰显战略互信】
王储及代表团抵达开罗后,举行了隆重的官方迎接仪式,包括奏响两国国歌及护卫队检阅,巴林驻埃及大使福齐娅·本特·阿卜杜拉·泽因尔出席全程。双方预计将在扩展性高层会谈中,围绕政治互信、经济贸易、金融投资、能源合作及科技创新等议题深入磋商。


【埃及-巴林商务论坛:投资机遇全面释放】
在开罗刚举行的埃及—巴林商务论坛上,埃及投资与对外贸易部长哈桑·哈提布、财政部长艾哈迈德·库乔克,以及巴林可持续发展部长兼经济发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努尔·本特·阿里·哈利夫、工业与贸易部长阿卜杜拉·本·阿迪勒·法赫鲁等政商代表齐聚一堂。论坛强调,巴林是埃及的重要投资伙伴,截至2024年,巴林在埃及投资总额约4.5亿美元,涉及金融、工业、旅游、服务及房地产等237家公司。2024年双边贸易额约3527万美元。埃及方面指出,凭借战略区位和覆盖约70个国家的自由贸易网络,埃及为巴林及国际投资者提供进入中东及非洲市场的门户机会,同时政府正持续推进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力争在未来两年跻身全球50强投资竞争力国家。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全球一体化产业平台】
论坛期间,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总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介绍了区域发展规划及投资机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经济区已签署311个工业、物流及服务类项目协议,总投资额逾102亿美元,涵盖20多个国家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经济区拥有6个港口和4个大型工业园区,规划涵盖21个多元化产业领域,包括制药、汽车制造、铁路供应、纺织、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者可享受税收减免、技术工人配套及数字化“一站式”服务,确保投资环境国际化、可持续。
此外,论坛设有B2B双边洽谈环节,为埃及与巴林企业提供直接合作机会,促进经济整合和产业升级。贾迈勒丁强调,经济区正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埃及及中东非市场的重要窗口。
【外资流入与战略性新兴领域】
埃及投资与自由区总局数据显示,2023/2024财年埃及实现461亿美元净外资流入,跃居全球第九、非洲第一。埃及拥有超过3200万劳动力、经济多元化、基础设施完善、税收环境具有竞争力,为外资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巴林企业尤其关注医疗、教育、数字化转型及金融服务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希望借助埃及市场扩展产业布局,推动双边互利合作。
【战略意义与投资启示】
综合来看,本次高层互访及商务论坛不仅体现两国长期深厚友谊,也凸显埃及作为区域投资枢纽的战略地位。对中国及国际投资机构而言,此类活动提供了政策信号和投资指南,有助于识别可参与的重点项目,包括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新行政首都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利于提前布局中东及非洲市场。
编译整理:马广辉(慕德中埃贸易公司董事长、埃及中华总会副会长、中埃网副主编、慕德经贸研习社主理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主题

83

回帖

335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350
发表于 昨天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互信升级催生“双赢”投资生态‌

埃及与巴林通过高层互访与商务论坛的“组合拳”,构建了“政治背书+商业落地”的双轨合作模式。巴林4.5亿美元存量投资与苏伊士运河经济区102亿美元项目储备形成示范效应,尤其金融、新能源等领域的237家跨国企业布局,验证了埃及作为“中东非门户”的产业承载力。值得关注的是,两国在数字化、绿色经济等新兴赛道的协同——巴林主权基金的技术资本与埃及3200万劳动力市场的结合,可能催生类似迪拜科技城的区域创新中心。

但需警惕地缘政治波动对自贸网络的潜在影响。埃及“跻身全球投资竞争力50强”的承诺需配套法律执行效率提升,当前自贸区“一站式”服务与官僚主义的矛盾仍是外资痛点。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享有税收豁免的运河经济区项目,并关注两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合作对跨境支付的优化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6

主题

16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731
发表于 昨天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资企业可借“巴林跳板”深耕埃及产业链‌

巴林在埃及的金融服务业布局(占外资总量约35%)与中国“一带一路”产能高度互补,形成“巴林资本+中国制造+埃及市场”的三方价值闭环。苏伊士运河经济区规划中汽车制造、铁路供应等产业,恰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基建企业的出海战略匹配——如通过巴林自贸协定规避欧盟碳关税,再经埃及辐射非洲市场。

对于中资机构,建议采取“技术换市场”策略:

1)联合巴林主权基金参与埃及新行政首都智慧城市建设;

2)以工业园为基地,为中东客户提供光伏组件本地化生产;

3)利用埃及-巴林商务论坛B2B机制,对接巴林伊斯兰金融资源。

需注意,埃及2024年外资流入达461亿美元带来的竞争加剧,中资需强化“EPC+F”(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差异化优势,并密切跟进两国央行可能的本币结算协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凯斯巴网络 ( 京ICP备2021013840号-1 )

GMT+8, 2025-9-5 13:27 , Processed in 0.033537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